青山、绿水、红土地……江西茶与生俱来就有着地域的优越性。
上有最适合茶叶生长的黄金纬度,下有“好山好水出好茶”的独特地貌。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,可以关联到器具空间,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可以承载和呈现独有的文化内涵。但是,江西茶却长期以来“叫好不叫座”,一直处于有好产品、无好品牌的尴尬局面。茶叶品牌的多少和强弱,代表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认可度,也是竞争力的象征。选择安全、放心、优质的茶叶已然成为顾客购买的重要参照,品牌往往是衡量信任度的首要标准,成为影响购买的关键因素。因此,推进茶叶区域品牌建设,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,势在必行。
江西茶产业经过多年的推动和培育,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也趋于成熟和理智,逐渐形成注重产品品质、注重品牌口碑的消费意识。运筹帷幄,规划先行,赣茶融媒体作为江西唯一专业茶媒体,肩负着“向世界推介江西好茶”的使命,推动江西传统茶产业的睿变升级,通过对话江西重点产茶区行业协会会长,探寻江西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复兴之路。
【赣茶融媒体】:与国内茶叶强省相比,江西茶产业在哪些地方存在差距?又有哪些优势?
【黄光辉】:我是2001年来南昌的,已经与江西茶打了20年的交道。茶对我来说,已经是一份终生事业,我非常珍爱它。
可以肯定地说,绿色生态是江西省茶产业的最大优势和最大特色。江西具有悠久的茶历史,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,作为传统茶叶大省,其深厚的茶文化很值得深挖。目前,江西茶叶产量与茶叶大省相比确实偏少,但产量与茶园整体开发的面积有关,这些年,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,茶企、茶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茶园种植、采摘面积与茶叶产量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江西茶产业即将迎来蓬勃发展和质的飞跃。
【黄光辉】:当前,中国茶叶市场处于产品品类突出却品牌相对弱势的局面。我认为,无论是茶品类、茶品种亦或茶品牌,都需要经过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任,才会倒逼企业生产量增加和规模化形成,由此,品牌也才能得以凸显,比如云南普洱茶、福建老白茶等。
说到江西茶,很多时候是以县为单位的,比如修水宁红茶、遂川狗牯脑、婺源绿茶等。这有历史传承的因素,也有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,这是好事。而且,从全国茶叶品牌价值来说,江西这几个主要产茶县的品牌价值是有目共睹的。但是,企业体量偏小、品牌意识薄弱、产地保护欠缺等现象也普遍存在,这对江西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构成了威胁。另外,江西茶产业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,那就是尽快形成自己的头部企业。很多人有一个误解,认为龙头企业就是头部企业,其实这是不准确的。相对于龙头企业来说,头部企业更具市场化,也就是品牌影响力更大、市场认可度更高。江西有很多龙头企业,省级市级县级的都有,但真正的头部企业还是屈指可数。
【赣茶融媒体】:作为茶叶协会的会长,请问您对本区域茶产业今后五年甚至更长阶段的发展有何预判?
【黄光辉】:中国茶产业所面临的大而不强、大而不精的困境,资本化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。如今,随着消费升级和大健康时代的到来,加上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茶产业的重视,这一困境也已得到改善。各种资本纷纷介入茶行业,推动了各主产区涌现投资热,给茶行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。与此同时,茶行业由粗放式步入精细化发展,基础供应链越来越完善,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细分,优势企业借此发展壮大,行业经营秩序大为改善,
【赣茶融媒体】:您最想对即将进入茶行业的人说什么?
【黄光辉】:茶文化,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容器,既有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丰富意识形态,又具有漫长岁月深嵌民间生活的物质形态。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时代,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人愿意投身于茶的事业当中,我们应该时刻秉承初心,用良善与智慧以一杯中国茶致敬世界,我认为要做好这个行业既难也不难,主要是抓好以下几点:
1、严抓质量,严塑品质。把品质放在等同生命的第一位,最基本达到国标、能提升到有机、欧标更好,以质量赢口碑;
2、提质增效,价格亲民。每个茶企都应该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,尽可能地优化成本,价廉优美才是最大的竞争力;
3、强化管理,提升服务。加深服务的态度及方式方法,无论是智能化、互联网、科技化的标准化服务,还是温暖亲情的个性化服务,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最大动力;
只要做到这三点,我认为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,这是对消费者最好也是最基本的保障。人无信则不立,所以,如果你想投身茶行业,一定要守好这个“道”!
本期嘉宾:黄光辉
本期主持:吴武平
撰稿:江轶群
图片:张羽